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作者:罗磊

  一直以来,在书画拍卖市场上,画作是被追捧的宠儿,相比之下,书法市场似乎要“冷”得多。2006年,在以画作为代表的艺术品市场逐渐清醒和冷却的同时,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拍卖场上,书法作品的成交却呈现升温之势。今年,更是有不少拍卖行准备推出书法专场,一些画廊也开始对书法钟情有加,这些似乎已构成艺术品投资市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有关于书法行情启动的预测正在圈内流传开来。

  “配角”地位但不乏天价

  其实,从2001年开始,拍卖场上便不断有“天价”书法作品出现:2001年赵孟瞓的《归去来辞》卷以682万元在北京翰海成交;2002年,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原作《研山铭》以2999万元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新纪录;2003年,晋·索靖《出师颂》卷以2200万元在中国嘉德成交;2004年,鲜于枢的《石鼓歌》以4620万元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的世界纪录。但屡屡“天价”并没有让书法走出它在中国书画市场上的“配角”地位。

  市场显示启动迹象

  但这种情况去年以来有了改观。改观迹象一方面体现在拍卖行和画廊的态度上,先是在2006年秋拍中,中国嘉德推出了名为“食盫斋珍藏中国书法”的古代书法独立专场,紧接着今年,北京、上海、香港都陆续推出书法专场拍卖。而一向以画作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画廊,也开始闻风而动,如广州文理一堂画廊,从今年3月至5月,就连续推出当代书法大师饶宗颐、周树坚、王贵忱的个人书法展览。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市场的良好反应上,2006年中国嘉德秋拍的“食盫斋珍藏中国书法”古代书法专场中50余件书法作品100%成交,董其昌作品拍出143万元的高价,创下了高成交率和高成交额的双佳绩,而在上海拍出的张大千书法,也达到30万元的高价,还有最近刚刚结束的饶宗颐书法展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文理一堂负责人林伟文表示,这次饶老的书法展市场反应相当好,并且买家结构跟以往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画作的买家以投资类的居多,而这次真正的藏家占了相当的比例。

  书法入市正当时

  由于市场长期的“冷淡”,以及宣传和人们认识上的不足,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往往被低估,即使是名家之作也难拍出理想的价格,而这也恰恰说明了书法藏品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时应是投资的好时机。

  赠罗斯福诗稿现身广州拍场

  民国闻人叶恭绰、杨云史、沈演公于民国31年(1942年)11月应陈孝威索书以赠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四件诗稿也将出现在广州嘉德夏季拍卖会上,这些诗稿内中掌故颇值玩味,有兴趣者可于5月17日-18日移步东方宾馆拍卖预展上一探究竟。图为沈演公所书陈孝威及他本人所和诗作。

  行家指路

  学者型书法最值鉴藏

  跟画作相比,书法作品需要收藏者具有更高的鉴赏水平,给收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那当下究竟什么样的书法作品具有更大的升值潜力呢?

  许先生:收藏家,自幼习书法,二十多年收藏书法的历史

  文人书法尤其是历史名人的书法更具有收藏价值,因为对于书法来说,技法还是次要的,真正的价值还体现在学术上,作者的文化底蕴、学养和气质会完全反映在作品中,因此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下学者型的书法,如康有为、梁启超、朱九江等。

  林伟文:文理一堂负责人

  历史名人的作品固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但由于市场行情看好,赝品也纷纷出动,鱼龙混杂难辨真伪,不妨多关注当下名家学者的作品,如饶宗颐、王贵忱等大家作品。

  黄耀宗:赏珍堂负责人、收藏书法十多年

  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但需要相对较高的欣赏水平,所以受众范围相对窄和更深入。建议投资者可将目光放向书法名家,至于具体到个人或风格,关键还看自己喜欢。

  你问我答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艺术品投资:做足“眼”功
·下一篇文章:一年销售一个亿,扬州书画市场揭秘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o83.com/news/arttz/0751287298GAA755A6GE6DDAGKG6J.htm


相关内容

冰火交炙困扰当代书法 书法行情何时抬头

佚名